查看原文
其他

经典IP再改编,为何张一山版《鹿鼎记》惨遭群嘲?

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1-07-27
第3002期文化产业评论

央视八套、《鹿鼎记》、张一山,这几个词在11月15日之前,不管是单看还是罗列在一起,给观众的印象可能都是不错并且令人期待的,但在11月15日,央视八套突然宣布张一山版《新鹿鼎记》开播之后,这些词的组合以一种神奇的能力统一了观众们的第一反应,那就是:“这是个烂剧。”


 
作者 | 范圆圆(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)
编辑 | 董婧
来源 | 文化产业评论

正文共计5208字 | 预计阅读时间14分钟



张一山版《新鹿鼎记》真的很悲惨,开播第一天,豆瓣上的评分就只有2.9分,随着时间的流逝,评分不增反降,短短两天,豆瓣评分降到了2.6分,大部分观众均打出了一星的评分。


同时相关评论看起来也颇令人扎心,“求求你们让金老爷子安息吧”“太尬了,表演浮夸,空间跳跃太大,不要糟蹋粮食”“我在看耍猴吗?”之类的评论不绝如缕。


即使放在《鹿鼎记》所有的改编中来看,张一山这版评分也是低的可怜的,要知道,2008年由黄晓明主演的《鹿鼎记》,虽然评分不高,可也还有5.6分,比张一山版足足高了一倍多,更别提最经典的陈小春版了,这版公认最好,豆瓣评分高达8.8分。



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,那么,其他经典版的改编到底好在哪里,与之相比,张一山版《鹿鼎记》又到底差在哪里呢?跟着文化产业评论一起看看吧!
 

《鹿鼎记》:经典的不同面


《鹿鼎记》是金庸于1969至1972年写出的长篇武侠小说,也是金庸本人的武侠小说封笔之作,最初连载于《明报》之上。故事讲述了生长于扬州妓院的韦小宝,不会武功,却在江湖各大帮派、朝廷之间斡旋并远征的故事。



如果对照金庸其他的故事来说,这本《鹿鼎记》可以算最特别的小说了,主人公韦小宝没有传统侠客的盖世武功和一身正气,反倒油滑世故,亦正亦邪。可就是这样的韦小宝,却八面玲珑,圆满归隐,落了个好结局。

不仅如此,此书对当时民间、官场的一系列描写也十分生动详细,可以算得上一部潜在的文化史了。

正因为原书涉及的环境广博,思想深厚,塑造的人物性格复杂,书中既有讽刺批判,又体现了民间智慧,《鹿鼎记》的改编之困难,便可想而知。细数《鹿鼎记》的改编,虽然版本颇多,但称得上经典的也是寥寥。

《鹿鼎记》大大小小有十几个版本,撇开电影版不谈,在张一山版《鹿鼎记》之前,主要的电视剧版为以下几种:


在这些版本中,大众记忆较为深刻的主要为84年后的版本,1977年版由于时间过早,传播度并不是很高,值得一提的是,这里的韦小宝是由文雪儿反串的。


1984年版阵容豪华,导演为杜琪峰,梁朝伟、刘德华分别饰演韦小宝和康熙帝。

这版忠实原著,演员的演技也可圈可点,梁朝伟在当时虽然只是一个22岁的年轻人,但抓住了韦小宝这个人物的精髓,刘德华的演技也不必多言,两人甚至得到了金庸本人的称赞,这部也是金庸本人最满意的一部由他作品改编的影视剧。但还是有观众觉得,剧中的七位女主角,有几位选取的不太合适,比如由吴君如扮演的曾柔,很容易让人出戏。
 

△梁朝伟版海报


1998年版可谓是最经典,也是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版本了,这版也是大多数观众心目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名。

 

△陈小春版海报

2000年版胜在台词经典,看过剧的多少能念出“凉风有性,秋月无边,亏我思娇的情绪好比是度日如年”的经典口头禅,同时女性角色的高颜值也令人印象深刻。


关于张卫健的演绎,争论比较多,有些观众喜欢他的搞怪,而有的觉得他演绎的很无聊。


至于2008年的黄晓明版,虽然评分低,黄晓明的演技也被观众称为“油腻”,但有一点不可忽视,就是此版可谓是最接近原著的版本了。很多人物对白直接取自书中,情节也高度还原,因而在情节和故事性上还是很强的,服装布景等也值得首肯。


2014版不上不下,配角比如何中华演的陈近南,计春华的海大富,都是不错的,韩栋的演技也在线,只是服装、特效有些一言难尽,只能算中规中矩的翻拍。


通过以上对比,可以发现《鹿鼎记》每一版都有自己的特色。得到观众认可的版本,或以原著为重,或以观众为重,或将两者较好的平衡了起来。与经典版本相比照,张一山版《鹿鼎记》,到底又缺了些什么呢?

翻车还是创新:张版《鹿鼎记》的那些事

在张一山版《鹿鼎记》开头,韦小宝一出场就让观众吓了一个措手不及,绿色的瓜皮帽碰上扭曲的表情和动作,要多惊吓就有多惊吓。


再接着出现的场景可谓是光怪陆离,没几分钟大盗茅十八进入妓院和官兵扭打了起来,没几分钟韦小宝在母亲之托下和茅十八去了京城,再没几分钟他们遇见了海公公,因为海公公在“人群中多看了他们一眼”,觉得韦小宝是个好苗子,他们就这么被抓进了宫。

坐上了火箭的剧情可以用网友的评论概括,“5分钟韦小宝进京城了,15分钟海公公就瞎了,25分钟韦小宝康熙就认识了……照这个速度10集就可以大结局了!”


的确,张版《鹿鼎记》的剧情发展快到离谱,好像这故事是高利贷借来的,赶着时间演完还回去。作为一个改编作品,不管是要还原原著或是进行新的重构,首先要做到的一点是,把一个故事讲好。这就必然要求叙事逻辑的完满自洽和情节表现的取舍得当。

就这一点来说,张版《鹿鼎记》做的非常糟糕。

茅十八可以在几分钟内称呼从未谋面的韦小宝为好兄弟,康熙和韦小宝奇怪的打了一架之后就“建立了感情”,不久就又得赶着对付新出现的鳌拜。人物虚空凌驾在这些剪辑后发展极快的情节之上,个人的特质就只能是空洞的词语,观众无法从特定的情节张看出人物的饱满。

同样,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,在陈小春版《鹿鼎记》中,韦小宝与康熙之间的兄弟情之所以动人,是因为有一定的剧集叙述韦小宝与康熙之间逐渐发展出的友谊,他们两个打架、谈心、一起干了一些康熙以皇帝的身份无法做的事。

在韦小宝日日夜夜的陪伴下,康熙不再孤独,也终于实现了他想要受到别人平等对待的愿望。再之后,两个人之间的友谊才显得真实感人。


反观张版,这些都没有做到,反而无限延长韦小宝和建宁之间无趣的打闹,这只能让观众一头雾水,在有限的情节中,观众无法看出事件推进、人物展开行动的必要性,只能看到冗长和无趣。

不仅如此,张版《鹿鼎记》的人物的塑造也存在一定的问题。因为没有足够的细节与事件表现人物的性格,人物的性格似乎只能通过表演来说明了。可惜剧中的人物表演,一个比一个浮夸,一个比一个奇葩。

张一山扮演的韦小宝不停的瞪眼睛,咋咋唬唬的表情被观众说像猴,海公公手捧一盆假花宛如在模仿《这个杀手不太冷》中的里奥,康熙被韦小宝打了一下之后,露出了痴呆般的笑容继而手舞足蹈,观众看到这样的表演,怎么能不觉得尴尬。


再看看剧集的妆化与道具造型。韦小宝的绿帽子绿鞋如果让观众大跌眼镜,那么观众之后可能要多准备点眼镜。

宫里太监的服饰是一身白,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个故事也许发生在皇帝驾崩之后。康熙出场时穿的那身黄色睡衣,也十分令人迷惑。最疑惑的是,鳌拜的府邸上,挂的牌匾赫然写着鳌府,鳌拜姓瓜尔佳,不姓鳌,这和牛顿不姓牛是一个道理。


分析了这一系列问题,张版《鹿鼎记》为何骂声一片似乎不难理解了。但与此同时,主创们对批评声的回应又是值得思考的。

张一山坦言自己也有演不好的时候,并且说明,这版《鹿鼎记》的人物与事件是尊重原著的,剧中一系列表演方式的变化,都是创作手法的新尝试,这些改变希望能给观众带来一些新鲜感,让观众喜欢,因而整部剧的风格可能偏搞笑,和以往不太一样。

如果观察当初张版《鹿鼎记》开拍的新闻,可以发现,对此版《鹿鼎记》的定义是“古装轻喜剧”。


轻喜剧是戏剧的一种表现形式,通常通过解构和喜剧方式来处理情节,张一山的回应也从侧面佐证了这个定义。在新版《鹿鼎记》中,的确处处洋溢着轻松愉悦的风格,颇似情景喜剧。

韦小宝参与的打斗都滑稽无比,在官兵抓住了茅十八,眼看就要刀起头落的情况下,韦小宝一声“向上看”,便扬下了石灰,让刚刚还威风凛凛的官兵狼狈不堪,让观众忍俊不禁。

同样,人物身上也有着漫画般的色彩。建宁公主刁蛮任性,一言不合就在地上打滚。小桂子一出场就被海公公不慎推倒撞到桌角,领便当的命运颇似漫画里的悲惨配角,却意外的有喜感。

演员的夸张表情,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喜剧感的。这些都属于喜剧的表现手法,只是编剧似乎担心观众的接受能力,给出了这些不怎么高级的笑料,让它们建立在模仿、夸张、戏剧性事件的喜剧因素之上。

那么,从轻喜剧的角度再重新看张版《鹿鼎记》,似乎能理解一些该剧的尝试。张版《鹿鼎记》似乎把重心放在了表现喜剧因素之上,风格偏向轻松,人物大多扁平,行动举止都很搞笑,是一颗吞下去就能感觉到甜的糖。

虽然经典的《鹿鼎记》要改编出新意很难,但以往成功的尝试,说明了这件事并非不可能。不一味简化复杂的人物性格与事件,选择相信观众的接受能力,也许张版《鹿鼎记》不会“收获”如此多的骂声。

经典的解构从来都是冒风险的事。在陈小春版《鹿鼎记》播出之前,就有观众认为陈小春年纪太大,而且不够帅,不符合原著中对韦小宝的描述,但是陈小春用实力证明了他自己。


陈小春演活了韦小宝的气质,他演绎的韦小宝狡黠奸诈却让人无法讨厌,充满了世俗的精明感而又不至于油腻,他作弄恶人救孩子,伸张了正义的同时也对自己有利,虽然经常对双儿等女性角色进行戏弄,但是自己从来没有做过伤害她们的事,还经常帮助她们。可以说,这里的韦小宝是以恶制恶充满智慧的代表。


不仅如此,编剧的改动也充分照顾到了观众心理,将金庸中原文中对小宝对“流氓”“无赖”的负面评价转化为民间智慧的写照,并大胆删去了原著小宝的成长过程,让韦小宝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出现。康熙也不是一个完美无瑕的君主,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,这也使他与韦小宝的兄弟情更加真实动人,这些使得该剧以爱为中心,更符合普世价值。

最后,陈小春版《鹿鼎记》的情节、台词以及配乐也十分用心。故事叙述顺畅,节奏适中,没有让观众感觉拖沓,也没有让观众觉得进度过快。配乐为情节服务,在剧情转折点处必定有音乐提示,而且台词生动活泼,符合人物性格又突出人物性格。

陈小春版重构了原著,虽然从现在的角度看,该版本的服装道具化妆不太让人满意,但它的优点足够支撑该版本成为经典。对比之下,张版《鹿鼎记》存在诸多的问题就更加刺眼了。编剧将观众心理预期高的《鹿鼎记》简化为一部搞笑的古装吐槽喜剧,数量众多的书迷与剧迷在情感上恐怕接受不了。

再之,近些年来类似张版《鹿鼎记》的改编层出不穷,近期以《亮剑》为原型的《雷霆战将》也同样遭遇了骂声,再往前还有新版本的《绝代双骄》《寻秦记》,也没有逃脱同样的命运,这些剧集的演员年轻亮眼,染过的头发配上古装却让人跳戏。同时台词猎奇,无法很好的融入故事本身的环境,有的改编甚至强行扭曲故事中的兄弟情、朋友情,只为了吸引观众的目光。
 

△央视版《绝代双骄》剧照


△陈翔版《寻秦记》剧照

这些改编剧看似在创新,在努力挖掘当下观众的喜好与需求,可最后收获的评价均为“雷人”。当下的时代的确是快节奏而碎片化的时代,是一个注重外貌的时代,饭圈、基腐等青年亚文化层出不穷,可这并不意味着经典改编必须要向无厘头和过度娱乐化发展。

好的改编从来都是抓住了时代核心的价值因素,让观众感同身受,才能超越时间,让作品留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。仅仅看见时代的表面特征,乱抓似的将目标群体可能感兴趣的特质生搬到剧中,不考虑经典剧作本身的逻辑和价值,改编出来的只可能是奇怪的弗兰肯斯坦。

解构经典不是损坏经典,古语有言先破后立,重要的是在破除之前的权威之后,必须树立起来自己的一套新的逻辑,否则一切都无济于事,只能造成更大的混乱。

结论

作为一部古装轻喜剧,张一山版《鹿鼎记》有做出新的尝试,但是它在情节、人物、叙事逻辑以及妆化造型方面的问题,远远超过了他创新的尝试,造成了新剧评分极低,骂声一片的局面,可谓是最悲惨的喜剧了。

这也折射出当下经典改编面临的一系列问题:改编无限媚俗化、没有建立自身完满的叙事逻辑、没有真正抓住时代核心,做让观众喜闻乐见。不知道随着新版《鹿鼎记》的继续播出,之后的剧情会给观众惊喜,还是更大的惊吓,那让我们继续观察吧!


留言话题互动 

你对张一山版对《鹿鼎记》怎么看?

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看法


 推荐阅读 

 主题搜索 


文化产业顶尖大号“文化产业评论”,在业内具有广泛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,得到了全国文化产业从中央到地方,政府、企业、机构、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,是国家部委、各地市、文化企业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及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。

交流/咨询/合作
请加主编微信号:7759813
申请转载/加入研习社
请加小助理微信号:whcy006

点击下方【阅读原文】加入「文化产业评论」,这里,是你的舞台~

喜欢这篇吗?分享、点赞、在看,都安排上~

欢迎给范圆圆打赏,您的支持就是她的动力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